1. 人生是選擇(life is a choice)
每一天每個人都會做出若干的選擇,少則數十個,多則數百個,例如早餐吃甚麼。人的一生則是由若干個重大的選擇所決定,所以說人生是選擇。若人生是選擇,那要如要做選擇?
試著降低對邏輯的依賴,相信自己內在的感官力量
學會知足常樂,不可能永遠做出最佳的選擇,因此試著去傾聽,學會放下和取捨
學會珍惜當下,因為生命中做選擇一定有得失,我們其實更喜歡別人幫我們做決定,特別是重大的決定
學著去選擇真正重要的而非緊急(urgent)的,電子郵件、簡訊、電話是緊急,但是要不要花個幾位元學一項有助於日後職場的新技能是重要的
2. 人生是時間(life is time)
人生等於出生到死亡之間兩者的時間所構成,那該如何巧妙地運用時間?
(1)記得時間是有限的,想像只有30天可以活,那你會如何安排時間?(2)放眼未來是很重要的(3)沉溺其中
3. 人生是記憶(life is memory)
人生一定和記憶有關,否則若是無法紀錄自己的人生,人生就會是一片空白。那該如何打造新的記憶?
4. 人生是溝通(life is communication)
人生若是溝通,那該如何跟別人溝通,因為我們人生總是需要和別人溝通交流。
5. 人生是幸福(life is happiness)
若人生是幸福,要如何才能得到幸福?
6. 人生是學習(life is learning_
人生若是學習,那要如何讓學習更有效率?
另外也有人認為人生是受苦(life is suffering)或人生是愛( life is love)等
Derek Sivers認為人生其實就是人生(life just a life),人生本身不具備意義,只不過是把任何適合的意義套用在自己身上。
上述的觀點都說得通,至於我的觀點是快快樂樂的活在當下,即便無法時時刻刻如此,至少也要讓期間盡可能的長。至於何謂快快樂樂?每人觀點不同,只要不逾越道德倫理,法理,以及造成他人困擾就可以。一個腰纏萬貫的億萬富翁,每天快快樂樂看著數著自己合法賺得的萬貫財富,一個窮人每天只夠溫飽但是快快樂樂享受山川美景,或是每天快快樂樂服務他人的志工,在快快樂樂過生活的程度上沒有不同。
個人認為人生最大的快樂來自於滿足,而最大的不幸與悲哀來自於不滿足。由Robert Skidelsky與Edward Skidelsky父子兩者合著,多少才滿足? 決定美好生活的7大指標(How Much Is Enough? Money and the Good Life),也是在探索類似的問題。這一部分其實沒有什麼祕訣,就是要自己調整心態,跟前面的敘述一樣,滿足點因人而異。
參考資料
- The "good enough" life choice : Derek Sivers at TEDxTaipei 201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X7xb7Hj2ng
- 兩者多少才滿足? 決定美好生活的7大指標,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214959218097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