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3日 星期六

陽明山東西大縱走

大縱走摘要
日期:2017/12/23
(A)陽明山大縱走橫跨三個山系,由東到西分別為擎天崗山系、七星山山系、以及大屯山山系,三個山系各有其特色。
(1)擎天崗山系地勢較為平緩,海拔也沒那麼高,呈現出台灣丘陵地植披、大草原、北國牧場風情等景觀,是老少咸宜的健行步道。
(2)七星山系因為有兩座海拔超過1000公尺的主峰與東峰拔地而起,所以有非常好的視野,這個山系沒有很多的植披,倒是有很多葉子比較大的箭竹。另外也有幾處可以看到火山痕跡的地方,特別是在小油坑遊客中心附近的噴口,仍然冒著煙。附近小溪的水也是溫的,典型的火山地景。
(3)大屯山系雖然有向天池的火山噴口遺址,但是在由大屯山南峰以西,很大一部分呈現的是有相當厚度之泥土與熱帶雨林風景,雖然海拔不算太高,卻是三個山系中挑戰性最高的。
(B)由風櫃嘴1號小巴招呼站,到清天宮小18招呼站的距離大約25公里,所需時間大約11~12小時,需要有充分的體力與精神方可一次走完。
(C)陽明山國家公園的里程樁,每200公尺立一根,有別於百岳100公尺一根與一般中級山500公尺一根的安排。標示的內容透過顏色與雙向里程的說明,讓登山客很容易理解。雖然有攜帶GPS與規劃軌跡,不過卻只是備用,只有在小油坑遊客中心因為要走一段陽金公路跟101甲縣道巴拉卡公路,而跟遊客中心服務人員確認之外,全程的步道只是都非常清楚。
(D)遊客中心內均有廁所與飲水機,所以飲水充足。
(E)在大屯山與面天坪之間,跨越大屯山南峰與西峰之間的步道,有非常陡峭的地形,加上厚實的泥土層,雖然很多地方都有架設繩索,仍然讓天雨時危險度與困難度提高很多。
(F)整個園區內,特別是在擎天崗周遭有錯綜複雜的步道可以悠遊,不愧是首都國家公園的步道系統。
(G)大部分的健行步道,在Google Map都有街景服務,這提供健行者更詳實與豐富的資訊,希望其他的健行步道也可以有這項服務。

主要時間摘要
05:30風櫃嘴停車場
06:00風櫃嘴登山口
06:30頂山
07:30石梯嶺
08:40竹篙山
09:30冷水坑遊客站
10:35七星山東峰
10:55七星山
11:45小油坑遊客站
12:30大屯鞍部停車場
13:30大屯山
14:10大屯山南峰
14:45大屯山西峰
15;40面天山
16:05向天山
17:05興福寮登山口
17:40清天宮下方復興三路旁招呼站

在風櫃嘴停車場整裝完畢,吃點早餐之後出發前往風櫃嘴涼亭。風櫃嘴應該是一個範圍,大概有3個地方。1)小1公車風櫃嘴站牌,然後是2)距離停車場約四百公尺進入登山步道前的風櫃嘴,然後是3)登山口之前有涼亭的風櫃嘴,在登山里程基樁上它的名稱是風櫃口。由2到3這一段是走在階梯的登山小徑上,因為天色尚未亮,所以無法看到沿途景色,但是可以聽到潺潺的流水聲,想必會有不錯的景色。
依據步道的里程標示,風櫃口登山口到擎天崗遊客中心的步道稱為頂山、石梯嶺步道,路程是6.4公里,不過因為中途會岔出走竹篙山,所以實際里程不是如此。
在登山口處跟幾位當地的名眾聊天,得知陽明山下了一個多月的雨,才剛放晴,說來真是幸運。
由風櫃口到擎天崗的山系屬於擎天崗山系,高度比較低起伏也沒那麼大,所以應該是老少咸宜的健行路段。
而且這個路段有些路段有低海拔溫帶林的味道,加上沿途遇到的小溪,景色非常優美,有阿帕拉契步道的風味。

由風櫃口開始攀登時,天色還是昏暗,摸黑前進。到了頂山時天色全亮,剛好可以拍照觀察與拓印。第一個拓印過程很新鮮,這個拓印的字為"陽"。
離開頂山往石梯嶺前進,沿途看到牛群所踩踏出來的新鮮痕跡,傳說中擎天崗牛群攻擊人群的隱憂浮上心頭。
石梯嶺算是一個小山丘,這裡可以清楚看到竹篙山,拓印字是"明"。
竹篙山
繼續往擎天崗方向前進,接近擎天崗時可以清楚看到大草原的壯闊景色,以及七星山的英姿。也看到防止牛群跨越的柵欄。

在接近擎天崗遊客站前,左切到擎天崗環形步道到竹篙山,路程為1.6公里。這一面可以清楚看到七星山的雄姿,然後是近一點的柵欄,然後是更近的大草原,以及在草原上吃草的牛群,這裡是最富詩意的景色之一,非常有典型牧場的風味,搭配遠處的七星山,更是有大陸青海天山與山下牧場的感覺。



竹篙山雖然不高,但是因為周圍都是低地,所以顯得非常突出,彷彿竹篙鶴立雞群般矗立在草原上,我猜它大概是如此得名的吧。在這裡可以清楚看到紗帽山的樣貌,也可以遠眺觀音山,山形像極了觀音的頭部,不過空氣品質不佳,無法看到清晰的樣貌。這裡的拓印字是"山",這個山字採取象形字,蠻可愛的。


離開竹篙山時,前方傳來一陣騷動,原來有三隻牛在步道旁邊吃草,挖塞,大家都不敢走。看到對向一個年輕少女,淡定的穿過牛旁走過來,我們也小心翼翼的通過,其中一隻牛瞪了一眼,心頭一驚可不要衝過來,還好沒事。

沿著環型步道另一側,會經過類似牛棚的陽明山牧場教育解說中心,然後左切到絹絲瀑布與冷水坑步道方向。由此到冷水坑遊客站大約1.6公里,都是屬於下坡路段。
擎天崗附近遊客很多,可能是假日加上天氣放晴,所以大家都出來散心。
沿途景致差不多,有些地方也是有阿帕拉契步道步道的風味,也是遊客很多。接近冷水坑遊客中心時有一個菁山吊橋,過了吊橋接近遊客中心時,有一座涼亭搭配旁邊葉子已經轉黃的落羽松,很有日本的北國風味。





在冷水坑遊客站休息吃點東西之後,繼續往七星山前進。這裡應該是七星山系與擎天崗山系的交會點,接下來進入七星山系。
由冷水坑遊客站到七星山東峰的路程為1.8公里,雖然陡峭,但是尚不會太難攀爬。半途看到不怕生的竹雞跟松鼠,在讓人休憩的椅子旁遊蕩,顯然之前有人餵過它們才會不怕生,這應該是不太好的現象。另外看到有人背一個大約是20公升的水桶,外面貼一張奉茶的紙張,沿著步道登上峰頂,是要帶水給人喝嗎?很納悶。



七星山東峰頂面積不大擠了很多人,遠眺主峰似乎更多人,很不喜歡這麼多人的行程。這裡可以看到金山海邊,也可以看到竹子山的雷達站,視野非常好,可惜天空有點灰矇矇,無法看的很清楚。
在這裡拍照拓印之後就離開。七星山東峰的拓字是"東"字。
東峰到主峰的距離只有300公尺,這裡人更多,大家排隊在跟基樁拍照,不想跟大家一起擠,所以只跟拓字樁拍照,這裡的拓字是"西",至此已經完成一半,喜悅之情油然而生。
離開七星山主峰到小油坑遊站,幾乎是一路陡降,經過一兩個仍在冒煙,有濃濃硫磺味的火山地景。
在小油坑遊客站休息,參觀旁邊的火山噴口,詢問服務人員到大屯山登山口。


然後前往到二指坪大屯山鞍部停車場的登山口。
這一段路是走在陽金公路跟俗稱巴拉卡公路101甲縣道的大馬路上,在停車場旁用午餐。
飯後由旁邊的登山口進入向天山步道,這個步道全長1.6km,也是典型的石階路面,跨距跟高低落差還算平均,所以走起來還算平順,只是將近1公里的長度,走起來也有點吃力。
遇到一位山友,他已經走完大縱走的十個點,但是就是沒有看到大屯山的基樁,怎們可能?這麼大的山頭這麼清楚的地方,高度懷疑他的說詞。依據自己的經驗繼續往前走,沿途可以看到清楚的指標,不過途中還是被這位山友的話誤導,而走入一處根本沒有路基的草叢,結果向天山的基樁就在民航局大屯山助航台旁邊一個非常明顯的平台上,真是被這位山友打敗了。
大屯山的基樁是"大",由三角點可以清楚看到南峰、西峰,以及面天山的樣貌,而且西峰顯然高於南峰。
下大屯山往南峰的路上,終於看到路人告知的大片蘆葦花,雖然已經到冬天,不過仍然可以看出大片蘆葦花的氣勢。一路到最低點的一處稱為大屯坪的小鞍部,接著就是開始上坡。
由大屯坪往向大屯山南峰的路面開始出現有別於先前大部分是石板的泥濘路面,尤其是陽明山剛剛下過一個多月的雨,雖然已經放晴2~3天仍然很泥濘。不過還是很順利地走到大屯山南峰。大屯山南峰的拓字是"縱"。
過了南峰往西峰走,就是一定要拉繩,非常陡峭又非常濕滑泥濘的路面,而且非常的長。接著是一段腰繞的路段,有熱帶雨林的感覺,不過路面也是很泥濘濕滑,一個不小心就會滑跤。接著快到西峰時,又是一段非常陡需要拉繩的上坡,不過因為植披比較不是那麼茂密,所以比較乾燥以及不會濕滑,不過也是非常吃力的路線。這段短短600公尺的路段,走的戰戰兢兢備極辛苦,是整個縱走路線最吃力的路段。大屯山西峰的拓印字為"走"。





由大屯山西峰往面天山的路段,到面天坪路段仍然是需要拉繩子的陡下坡而且也是很泥寧,加上很多樹根,所以增加行走的困難度,不過還好坡度比較緩。
由面天坪可以直接走到清天宮,路程只有1.7公里,不過沒有經過面天山跟向天山。
若要走面天與向天山,則需要往二指坪的方向走,這一段路就是正常的步道形式。
面天山山頂有二座做為飛航指示用途的導航用反射板,也有一個編號是1100號的三等三角點。大縱走的拓印字為"活"。

向天山可以算是途中的一個小土丘罷了。這裡是最後一個拓印字"動"。
到這裡心理真是有莫名的喜悅感,最後一個山頭落袋。往登山口前行中遇到向天池。
向天池是完整的火山口遺跡,平常是乾涸狀態,雨季時才會呈現池子的狀態,所以可以直接穿過池心,往登山口前進。
由向天池到興福寮登山口的路程為1.6公里,全程都是下坡,至此體力幾乎已經全數耗盡,所以花了將近40分鐘。此時已經過了下午5點。原本以為旁邊有一個廟宇是清天宮,結果是真聖宮。詢問山友後,得知還有一段距離,而且好像有一段很長的上坡路段,心都涼了一半,沒辦法還是硬着頭皮往前衝。因為天色逐漸暗,擔心走錯又問了二位路人,才走到清天宮發車後的下一個招呼站,換言之不是到清天宮的招呼站,而是下一站,到了就好。

搭乘由清天宮6點發車的小6公車到北投捷運站,大約花了20分鐘。然後搭捷運到士林,18:30往聖人橋的小18剛剛離開。
就在捷運站旁的一家專門賣辣味的店家吃晚餐,然後搭上19:30發車的小18公車,到至善路三段的聖人橋下車。原本預估要20:30才會到,沒想到8點就到了。
因為早上車子就是由此彎進去前往風櫃嘴停車場,所以對於路況還算有印象。由聖人橋到小1公車終點站的風櫃嘴停車場大約2.4公里,因為都是上坡所以花了大約50來分鐘抵達。
途中遇到一位獨行的年輕女山友,她是由清天宮縱走過來風櫃嘴,真是厲害膽子也很大。

2017年12月2日 星期六

反空污就是反自己的生活方式

又是到了空氣汙染嚴重的季節,政府與民間單位,甚至一般民眾都高度關注這個問題,而且也希望可以具體得到改善。要求改善空氣品質。除了目前的公民運動,例如遊行之外,是否可能有更積極的作為?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2016年11月29日記者會新聞稿[1],四個標題如下:
1. 紫爆難道不緊急?不降載如何讓紅紫減半?
2. 環保署怠惰失職 對不起中南部國人
3. 政府不作為 罔顧高雄人連日吸毒氣
4. 到中南部加辦公聽會聆聽民意

即將舉行的2017年12月17日反空污遊行,所提出的四個訴求[2]:
1. 政院南遷 經部南遷 環署南遷
2. 中火立刻減媒二成(2018.1.26前)再逐年減一成
3. 各縣市前30大污染源減排二成(2018年底前)
4. 空品質資訊網速增加可即時反應的指標

我似乎看到矛頭都指向政府單位,我很納悶,這難道不更是每一個人的責任嗎?
若每一個公民,尤其是空污特別嚴重的中南部鄉親,都可以有更積極的作為,這些訴求是否會有更大的張力?可能的做法之一是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透過自身降低對空氣的負擔的具體作為,來宣示反空氣汙染的決心,我將之稱為"反空污就是反自己的生活方式"。

A) 空氣污染來源:有各式各樣的污染來源,一般認為主要有下列項目[3]:
1. 境外飄入
離台灣最近的中國,每每是台灣秋冬季節,空氣汙染的主要貢獻者之一,我們其實沒有辦法有太大的作為。
2. 汽機車排放
依據交通部的資料顯示,106年10月份的數據顯示,台灣的汽機車數量超過2100萬輛,其中汽車為7百90餘萬輛,機車為1千3百70餘萬輛,平均一個人一部移動車輛[4]。這些移動車輛,絕大多數使用石化燃料,石化燃料燃燒時所產生的廢棄物,貢獻可觀的空污排放量。將原油提煉為可以供車輛使用的石化廠,例如台塑六輕,在生產過程中,也會貢獻空污量。
3. 火力發電廠排放
目前成為台中眾矢之的的台中火力發電廠,供應全台灣1/5的電力,是目前台灣電力的主要供應點,還有其他大大小小的火力發電廠,例如高雄大林火力發電廠等。這些電廠燃煤發電過程中,會貢獻空氣汙染。
4. 工廠排放/施工工地
工廠生產過程中,會產生一些可能對於空氣有污染的物質,例如煉鋼廠,石化廠等。另外建設工程也可能貢獻空污,例如工地揚塵,施工過程中機具的排放等。
除了境外移入,必須要由政府出面處理之外,其餘哪一個跟自己的生活沒有關係?

B) 要讓空氣變好,可能的方式為:
1. 要求境外貢獻者節制
2. 減少使用移動車輛
3. 減少發電量或是使用其他能源
4. 減少工廠排放

C) 實際情形是:
1. 最大境外貢獻者中國,台灣不管民間與政府幾乎使不上力,只能期盼中國公民覺醒,要求改善,讓台灣也能蒙受其利。
2. 減少移動車輛,有多少人願意或是已經在實踐,減少使用會排放廢氣的移動車輛?若20%的交通不再使用移動車輛,換取空氣變好,有多少人願意接受?改用電動車輛,電力來源呢?來自火力發電廠,換湯不換藥。釜底抽薪的辦法是,多利用走路跟不用能源的車輛,例如腳踏車。
3. 現代化生活的指標之一是用電設備的增加,燃煤的火力發電廠,是台灣電力主要供應來源,燃煤發電過程貢獻空污量。改用其他發電方式,水力發電,台灣的水力潛能低,核能發電,台灣推非核家園,天然氣發電,安全存量低,天然氣接收站設置問題,太陽能發電,太陽能板生產與後續回收問題,風力發電,....,都各自有著問題。有多少人願意過著電力減少的生活,例如不用冰箱,不使用冷氣,盡量手洗衣服,碗盤等?
4. 經濟發展是政府與民眾均會關心的議題,經濟不好時政府稅收減少,民眾抱怨購買力變差,生活變得不好。要求工廠改善空氣汙染,或者汰換生產設備。有多少人願意因為改善空污,要增加設備投資,而必須多付費取得生活必需品,或者願意過著收入減少,可能會影響物質生活的方式?

D) 可以怎麼做
今年初一位鄰居拿了一份資料要我連署固定時間吃素食的活動,我不太記得當時簽的內容為何,好像是每週一餐吃素食。查了資料,得知這是111世界蔬醒日的活動,可以發願每年1月11日,每月初一十五,每年一個月,每週一天,或是每1天每1餐吃素,到2017/12/2為止,總共有將近88萬人聯署[5]。
反空污行動是否也可能參考這個活動,讓民眾連署願意透過降低使用移動車輛,降低電力消耗,願意過更簡樸的生活,例如,每週至少一天不使用移動車輛,改用步行或是大眾運輸工具,降低10%的電力消耗等,來讓反空污的訴求與活動更有張力?然後在遊行或是公開的活動中,展示這些成果,並邀請全民一起參與。
以上是個人的淺見,也是正在努力的方向。

參考資料
1.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20161129記者會新聞稿/1531655976850173
2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32798153784793/
3. 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空氣污染
4. 機動車輛登記數 http://stat.motc.gov.tw/mocdb/stmain.jsp?sys=100&funid=a3301
5. 世界蔬醒日 http://www.earth11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