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8日 星期三

鳥事一籮筐

一直以來對於鳥類沒有特別的好惡,就是會飛的動物,每天幾乎都會看到。小時候經常跟玩伴嘗試用彈弓射鳥,很慶幸每次都槓龜。
社會高度都市化,以及自己對於自然比較沒有感覺時,似乎就比較少留意鳥的蹤跡。
開始接觸戶外活動,然後也慢慢摸索攝影之後,開始三不五時拍到鳥的蹤跡,但大多數都不了解名字,也不會像查植物的名稱般,特別想要去了解。

不過院子開始有東西可以收成後,對於鳥類就愛恨交織。很喜歡他們(特別是城市三劍客)每天晨昏定省,而且是成群結隊好不熱鬧。但是果實成熟時,就會一起爭食,例如梅子、四季樹葡萄等,也是一件擾人之事,不過吃東西事小,對於他們還是喜歡多於討厭。
接觸荒野,特別是參加野溪小組後,戶外活動中伙伴會介紹看到的鳥類,還有自己拍到的鳥類也可以詢問夥伴它的名稱,算是慢慢對鳥有興趣。
遊隼的鳥類課程,算是引爆我對鳥的興趣,加上菠蘿黃同學猶如行動鳥類圖鑑,更是可以大快朵頤的吸收鳥類知識,估略估計,19解開課迄今還不到一個月,記錄到的鳥類將近十種,似乎只要有心鳥兒就會跑出來給你看。
認識一位朋友,最重要的是知道他的名字,以及他的基本資料。要知道名字,首先要知道命名規則,例如華人姓氏在前,而西方人名則是姓氏在後。知道物種的命名原則上是遵循林奈的二元命名法,有屬種命名,但是中文似乎沒有這個規則。
大多數情況下,當夥伴告訴某一隻聽到聲音或是看到身影的鳥的名稱時,大部分都需要猜哪個字,而且通常是沒有看過的字。再則,即使看到鳥類名稱,很多時候也不確定它的實際唸法。有時可以猜對,有時則是猜錯。例如鵂鶹,有邊讀邊,讀成休留,可以猜對,但是東方環頸鴴,就會將鴴字念成行,所以既困擾又有趣。
遊隼的課程一開始就是來個每日一字,喔是開始一堆鳥字,看了眼花撩亂,勾起想要了解鳥類中文命名的方法。
長庚大學韓學宏教授以台灣賦這本清代古籍作為標的,探討書中出現的鳥禽類字眼的種類與次數[1]。可以想見,不是現在才有賞鳥紀錄鳥,古時候就有,只是可能沒有當今如望遠鏡等比較好的工具,不過他們應該比我優閒,所以有更多時間觀察。
對於草木、鳥獸、蟲魚等動植物的描述,可以追溯到詩經年代。孔子曾經說過,多讀詩可以多認識蟲魚鳥獸的名稱。中國或甚至是全世界第一本辭典"爾雅",就以"釋蟲"、"釋魚"、"釋鳥"、"釋獸"、"釋畜"等5個章節來談動物的相關知識。
依據韓[1]的統計,全臺賦中有關於鳥與禽的字彙約出現70次。除了泛稱鳥禽之外,也出現大約50種的鳥類專稱,例如鶯、鶴、鳩、鷺等。夯不啷噹合起來大約120來種,約占台灣現有的鳥種類的1/5。
身為台灣自然科學重鎮的科博館,將鳳凰谷鳥園納入版圖後,當然也要做一點跟鳥會不同之事,於是乎就從古籍中談到鳥類的部分著手,探究古籍中談到的鳥事。他們將之稱為鳥與史料,可以知道一些古籍中談到跟鳥相關的文章,很不錯又有趣的資料[2]。
依據台灣鳥類協會出版的台灣鳥類名錄[3,4]之內容,台灣到2017年止的鳥種類有653種,比2014年的626種多了27種,其中22種是新發現,其他有7種是因分類地位改變而新增,也有2種移出正式名錄。
以樣子看起來像台灣"綠繡眼"的新增名錄"白眶鶲鶯"為例,它的學名是規規矩矩的林奈命名法Seicercus affinis,英文俗名則是White-spectacled Warbler,主要分布在尼泊爾或是中國廣西附近。依據台灣鳥類名錄的資料,台灣本島、金門、澎湖、與東沙等均為"無",所以並沒有在台灣區域定居也不常見,那為何這幾年中會被記錄到?有人偷渡?或是自己偷渡?

資料來源: https://baike.baidu.com/item/白眶鶲莺
依據中國鳥類網路圖鑑[5]的資料,中國鳥類有109科, 1,434種鳥種。這個數據包含台灣的資料,扣除臺灣特有種之後,計有109科, 1,409種鳥種。真是的,連這個都要吃台灣的豆腐。所以除了台灣特有種27種之外,台灣可以觀察到的鳥類,中國也都可以看到。
話說回來,鼻屎大的台灣跟強國的面積差那麼多,卻有超過1/3的鳥類在台灣出現,台灣真是生物多樣性的地區,也是物種的天堂。

eBird
遊隼在分享中提到eBird這個組織,提供一個開放的平台[6,7],讓全世界各地的民眾,可以分享自己看到的鳥類,也可以欣賞別人的分享,更重要的是透過大數據與GIS的結合,提供更多後續的深入運用與保育。
由康乃爾大學鳥類研究室及奧杜邦學會(The National Audubon Society)共同經營的eBird,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賞鳥紀錄資料庫及共享平台,以GIS的技術,匯集全世界數十萬用戶的賞鳥紀錄,並提供資料給全球生物開放資料的核心「全球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Global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 GBIF )」。自2002年迄今,已經有超過一億多筆的資料。
由中華民國野鳥學會與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所共同管理的eBird Taiwan,是eBird的臺灣入口網站,方便華語人士以熟悉的母語使用這個鳥類的豐富資料庫。
超級棒的分享,這個世界還是有很多人默默在為生態盡一份心力,自己也開通帳戶,並且輸入3/12在三義所記錄到的鉛色水鶇、灰鶺鴒、以及翠鳥。


NYBC
遊隼最後分享的NYBC[8],原先以為是由國外發起的活動,沒想到是台灣發起的,而且已經持續辦了5屆,真是令人敬佩。
由中華民國鳥類學會、台北市野鳥學會、高雄市野鳥學會以及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共同發起的『臺灣新年數鳥嘉年華』(NYBC: New Year Bird Count Taiwan),把30年前台灣曾經舉辦過的「新年鳥類調查」活動,重新找回來,關心台灣鳥類的大小事。
這個活動由2014年開始,最新的一次是2017/12/16~2018/1/7。熱血的台灣鳥人,太令人敬佩了,今年底一定要參加NYBC活動。
依據這個活動的子標題顯示,活動主要的目標是候鳥,透過候鳥數量的變化,可以得知台灣乃至於其他地區,環境或是生態的變化。或許這個類似嘉年華的活動,可以洞察環境變化於先,而避免某些不好的後續效應發生。

參考資料

  1. 韓學宏,台灣賦中的古典自然書寫-以鳥類為視域,長庚人文社會學報,4:1(2011),153-192
  2. 科博館網站上的"鳥與史料"網站,提供許多中國古代有關鳥的相關文獻,所以現在看起來很特別的鳥名稱,可能在古老時代就已經命名。http://fhk-dbbook.nmns.edu.tw/fhkbook/hist/ 存取日期3/20/2018
  3. http://www.bird.org.tw/images/2017台灣鳥類名錄.pdf 存取日期3/20/2018
  4. 台灣鳥類網路圖鑑 http://today.to/tw/m_index.html 存取日期3/20/2018
  5. 中國鳥類網路圖鑑 http://today.to/cn/index-pc.html 存取日期3/20/2018
  6. eBird入口網https://ebird.org/taiwan/home 存取日期3/20/2018
  7. http://pansci.asia/archives/82687 存取日期3/20/2018
  8. http://nybc.bird.org.tw/ 存取日期3/20/2018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