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一個端午假期,原本要去確認葫蘆墩圳真正的舊入水口在何處,沒想到老天不賞臉,下起雨來。
陰天打孩子,閒著也是閒著,就看看內容。
將近30年前,工作的關係就經常到新加坡,也認識一些朋友,甚至到新加坡度蜜月。當時就覺得新加坡好漂亮,真是名符其實的花園城市。
不過不是很喜歡這裡,因為它就是一個典型的都市,然後很多都是人造的,特別是一堆人造沙灘,最高的花芭山海拔不過百來公尺,還不到我家海拔的一半。
後來轉換職場後,只是偶而來參加會議或是過境順便晃一下,因為新加坡早早就給台灣落地簽證,所以很方便。
對於談到新加坡治水的理念與作法,我完全贊同,也佩服新加坡政府的執行力與做法。
首先,將河道由原本的20幾公尺,拓展為100公尺,是完全正確的做法。我最近在構思一個論述,標題是"還地於自然,是台灣災難的根本解決之道",恰好與這個理念契合。
透過Google Earth的歷史資料,看看這條河怎麼來的。
所以這條河是在2010年左右開始開挖出來的河流,不是原本的河道。
標題的"不怕淹水?",第一個感想是"甘安倪"?
來談談"不怕淹"這件事。這是記者的想法,還是新加坡人普遍的想法??
這篇報導用下面這張圖表示不怕淹水,跟我的想法差太多了。台灣的堤外便道停車場,車子會怕淹水嗎?除非淹水時,他的車子仍在水門外面。
我用"singapore flood"當關鍵字在Google搜尋,得到的圖片如下
顯然新加坡是會淹水! 然後點選進入紅色框框處
發現這是新加坡最大的數位平台Mothership[1],在2018/1/8(週一)發布的一則訊息[2]
標題是"在週一的積水中,Volvo變成在上樟宜路上的潛水艇",我不知道這位Volvo車主,或者當天車子泡水的人,是否同意作者的說詞?
然後再來談"拒絕水泥"這件事。
加冷河的源頭是新加坡的蓄水湖,因為新加坡島沒有高山,所以主要是雨水跟污水處理廠出來的水。因為這條河全部流經都會區,所以主要是作為區域排水用途。透過Google map街景以及Google Earth來看看這條河的景觀
報導所談到的位置剛好是河流的最源頭,經過一個公園,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在這個區域(公園的最末端)A點,還有下一點B點,分別透過Google map街景看看
顯然在A點的兩頭景觀完全反差,一頭是綠意盎然,另一頭是典型的三面光,why?因為旁邊就是捷運站,不得馬虎!!
B點跟A點類似,橋上方是捷運區域,所以還是三面光,橋下方沒有重要設施,恢復都市河川中的景象,用砌石做的河岸。
下面是Google Earth的衛星照片,也是很大的反差
下面幾張是河下游沿途的街景照片
結論
它山之石可以攻錯,見賢思齊焉,見不賢內自省,新加坡各方面都有值得台灣學習之處。
不過台灣也並非全無可取之處,例如五股溼地,二重疏洪道,或是其他類似區域應該也不惶多讓吧。
人民與媒體監督政府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這篇報導最大的敗筆是沒有作平衡報導,以A點來說,一路之隔的上游,因為經過公園,當然可以給它可以揮灑的廣大綠地,但是路的下游,基於生命財產考量,還是需要做某些compromise妥協。
見到他人有值得效法之處,確實應該提供政府相關單位參考,這不僅是監督與鞭策公務體系,也是全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精神
我相信台灣的公務單位,也慢慢在朝這個方向努力,所以除了鞭策之餘,對於有好的作為,還是要給他們掌聲。
再來台灣的面積是36,000平方公里,新加坡720平方公里。台灣70%是高山,新加坡幾乎是平原。所以根本是橘子比香蕉,若拿來給台北市參考,或許比較恰當
參考資料
1 https://udn.com/news/plus/10172/3204196
2 https://mothership.sg/2018/01/volvo-flood-singapor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