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31日 星期五

美國星級自行車 vs 大小輪骨董車

九世紀自行車草創期,曾經出現兩台極為類似的形式,分別為大小輪骨董車(Penny Farthing)與美國星級自行車(American Star),兩者的特點是前後輪的直徑大小很誇張的懸殊。
大小輪骨董車[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大小輪骨董車[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美國星級自行車[2]
美國星級自行車[2]
大小輪骨董車騎車示範
星級自行車騎車示範
大小輪骨董車目前仍可以在市場上購買,也有一群愛好者會固定的活動。而比較晚問世且看似有比較多改良的星級自行車,就幾乎銷聲匿跡。
茲將兩者的差異性列表說明如下:


大小輪骨董車(Penny Farthing)美國星級自行車(American Star)
首次出現年度1871 ,發明者James Starley[1]
1880, 發明者G. W. Pressey[2]
整個自行車發展過程中,唯一在美國開發的自行車
國別英國美國
前後輪構造大輪子是前輪大輪子是後輪
傳動機構踏板加上曲柄槓桿加上皮帶
騎乘與身高的關係大輪徑大小需要屈就騎車者的身高,特別是大人與小孩大輪子的輪徑不需調整,直接調整槓桿上的位置,就可以適合不同身高的騎車者
騎車方式循環式的踩踏,從自行車的側面觀看,以順時鐘的方向循環踩踏,直接帶動輪子轉動,就是一般慣用的騎車方式
不是使用曲柄與踏板,使用類似槓桿的踏板,配合輪軸上的棘輪,順時鐘踩踏時,可以透過連接在槓桿與輪軸上的皮帶,將動力傳達感後輪。
踩踏到定點後,棘輪上的彈簧可以讓槓桿復歸到原來的位置,這個返回的動作因為棘輪的緣故,不會干擾輪子的轉動。不過彈簧的力量只足夠讓槓桿回到原來的位置,卻不足以也將騎車者的腳一併復歸,所以騎車者在彈簧讓槓桿復歸的過程中,通常需要將腳稍微抬起,以免干涉復歸的動作。若長久騎車,會讓腳部感覺疲勞。
不是慣用的方式
剎車
原始設計沒有剎車裝置。可能的原因如下:
1)因為騎車者坐在前輪上,剎車直接作用在前輪最方便。剎車時前輪會被制動,但是後輪尚在轉動,可會有翻車風險。若是將剎車作用在後輪上,機構可能會很複雜,而且制動力可能會不足。
2)因為後傾角(Caster angle)很小,車子比較難操控,若在停車時其中一隻手還要分心去剎車,可能會讓車子更難操控。
3)當時路上交通不如當今這麼繁忙,而且車速也ˇ不快,所以就直接將踏板往後採來做剎車。
有剎車機構,作用在後輪的輪胎上。
平穩性因為後傾角(Caster angle)很小,車子比較難操控,容易摔倒。騎士坐在後輪上方,操控機構也位於附近,而驅動輪位於前輪,所以操控軸跟前輪與地面之接觸點之間,有一個很大的後傾角,增加騎車時的穩定性,這也是星級自行車最大的訴求。
普級性很普級比較不普級
現在的情況仍有一批忠實的愛好者,仍在使用這款車子鮮少看到

參考資料
  1. Grace's Guide, Penny-Farthing, https://www.gracesguide.co.uk/Penny-Farthing
  2. Wikipedia, American Star Bicycl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merican_Star_Bicycle

CCM Tour: Jul. 31th 中科台中園區水崛頭

 今天(109/7/31)自行車文化探索館有導覽解說行程,抽空到附近晃了一圈。

中科管理局後方(24°12'39.2"N 120°37'05.8"E)木薑子屬的潺槁樹結滿果實,部分已經逐漸成熟。



2020年7月26日 星期日

淺談德萊斯發明自行車的歷程

作為現代主要交通工具之一的自行車,它的發展歷史一直受到某些歷史學者與有興趣民眾的關注。1990年在英國首度舉行國際自行車歷史研討會[1],除了今年受到新冠肺炎影響停止之外,每年都會舉行,讓對自行車發展歷史有興趣者可以互相交流討論。
第一台自行車發展的歷程,一直受到高度的關注。
德萊斯[2]
自行車是德國發明家德萊斯(Karl Drais)於一八一七年發明的跑步機(Laufmaschine)[2],這個陳述目前看起來比較沒有爭議性。德萊斯是一位發明家,除了自行車之外也有不少有創意的發明。
Laufmaschine[2]
除非當事人可以現身說法,或是留下夠多的文獻資料,讓後來者可以得知事情的來龍去脈,否則通常會有不同的說法出現。
德萊斯雖然發明了打字機,不過可以猜想這部剛發明的機器,應該還不是很實用,所以當時的紀錄大部分應該都是用手寫的文件。除非很刻意詳細的紀錄研究與發明過程,否則用手寫的紀錄或許不會很詳細。
德萊斯在200餘年前的創新發明,在其發明自行車的靈感來源與動機上,顯然沒有留下足夠多可以讓大眾信服的證據,導致後來對於自行車發展有興趣的學者或是民眾,有一些分歧的看法與意見。
火山爆發跟自行車有甚麼關聯性?乍看之下似乎沒有,但是根據某些人士的研究,自行車的誕生似乎跟火山爆發有關。
已故MIT工程學教授David Gordon Wilson,所出版膾炙人口的自行車科學(Bicycling science)一書中[3],引述德國對於自行車歷史有深入研究,且撰寫德萊斯傳記的Hans-Erhard Lessing[4]博士的說法,認為德萊斯會發明跑步機,是因為1815年印尼發生人類史上最大的坦博拉火山爆發,導致中歐與英國地區1816年是沒有夏天的一年,北半球農作物欠收家畜死亡,造成19世紀最嚴重的饑荒,馬匹也因為飼料缺乏而大量死亡,自行車是為了替換瀕臨滅絕的馬匹而發明的。這個說法,在每年舉行的國際自行車歷史研討會上,引起正反雙方的論戰。
衛報記者Hazae算是支持的一方,她指出德萊斯最主要的興趣是不需要馬匹的旅行。她在文章中引述德萊斯傳記作者Lessing的假說,德萊斯之所以有這個想法,主要是對政治以及環境危機的反應[5]。
歐洲於西元1812~1815之間飽受農作物收成不佳之苦,主要是受這段期間歐洲發生的戰爭所致,加上1812年拿破崙由莫斯科撤退時,士兵突襲了穀倉讓情況更加嚴峻。而1815年坦博拉火山爆發,造成1816年成為沒有夏天的一年,更讓情況雪上加霜。
Hazae在文章中也指出,因為德萊斯對於不需馬匹的旅行有極高的興趣,因此先從當時流行的四輪馬車著手。他第一輛不須要馬匹的車輛,很單純直接將馬匹換成人力,只是馬是從前面拉車,改成人力時是由後面推車,很類似用腳踏車推著雜細車的樣子。稍後在1817年才修改為大家熟知的兩輪跑步機。她認為這或許是德萊斯受1790年代在法國很風行的hobby horse的啟發,而得到的點子。這個應該就是有些文獻提到,1790年代法國西夫拉克所發明的裝置。
在加拿大Ryerson大學室內設計學院教授永續性設計的Lloyd Alter,在Treehugger發表的文章中引述Lessing的看法,德萊斯所設計的跑步機,是第一個使用現代自行車設計原則:平衡的車輛。在現代人眼中兩個輪子可以取得平衡似乎再簡單不過了,但是200年前二輪自行車誕生前夕,一般人卻是不容易理解[6]。
慕尼黑記者約斯特·皮特奇(Jost Pietsch)對於Lessing有關於坦博拉火山爆發,導致德萊斯發明自行車的說法深不以為然[6]。他於2017年舉行的28屆國際自行車歷史研討會中發表一篇文章,談到德萊斯曾經自述發明跑步機的靈感來自於溜冰(skating)[7]。而且德萊斯在1817年稍後發表關於他的發明的說明中談到,溜冰與快速滑動的跑步機,其基本原則是相同的。這個說法是合理的。溜冰時先用腳蹬地板滑動到一定速度後,讓腳懸空之下,只要溜冰者可以保持平衡,就可以滑行一段時間。同樣的,在騎跑步機時,只要用腳蹬地板讓跑步機達到一定速度,騎車者將腳離開地面,只要可以保持平衡,就可以滑行一段距離,跟溜冰類似。
所以他認為德萊斯發明自行車的靈感來自於溜冰,而非坦博拉火山爆發所引發的後續事件。
探討賈伯斯構思出二十一世紀影響人類生活最大的iPhone過程,或許可以作為德萊斯創作自行車的一個參考。
任何的創新發明,一般看起來都像是靈光一現突然蹦出來的想法,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常言道: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任何一個創新的發明或是概念,都是在某一個大環境的脈絡下,因為某個有天賦的人,應用自己所具有的專長或背景知識,將體驗到的創新想法實現或是提出論述。
iPhone可以在二十一世紀現身不是偶然,而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自二十世紀以來,一路不停發展的結果。而賈伯斯早期與友人沃茲尼克創作出膾炙人口的APPLE電腦,一路扮演資訊科技進展推手之一的角色。在這樣的時空脈絡下,iPhone終於水到渠成的順勢推出。換言之iPhone是在外在環境完備,恰好有一個具備深厚根基的賈伯斯,洞悉這個趨勢而提出這個創新之舉。可以說一個有能力與創新思考的關鍵人物,在關鍵時刻,創造關鍵的創新事物。同樣一位賈伯斯若出生在一個世紀之前,壓根兒也不會有丁點跟iPhone的念頭,因為根本沒有這個環境。
時間拉回200年前,德萊斯發明自行車的那個時空環境,就前面所談到的相關脈絡,例如拿破崙戰爭,坦博拉火山爆發都是事實,而且也確實有可能影響氣候或是造成農作物欠收。
德萊斯熱衷發明與創新,也確有其事。當時蒸氣火車也正處於蓬勃發展的階段。身為一位創新發明家,有別於他人的方向,而朝發展依靠人力並捨棄馬匹的交通工具,也是很合理的思維。他本身對於需要平衡技巧的溜冰也在行,在這個時空脈絡下,以當時馬車的輪子結構為基礎,發展也需要平衡的自行車,是極其自然的發展。因此前面各家的說法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可性度。
或許我們可以論述如下:
具有創新發明精神的發明家德萊斯,對於溜冰技巧熟悉,也熱衷於創造不用馬匹的交通工具。由1812年開始因為戰爭而引發的農作物欠收,造成食物價格飛漲,不僅威脅百姓的飲食,馬匹與其他家畜的飼料的影響更巨。1815年坦博拉火山爆發,火山灰影響隔年的氣候,讓歐洲成為沒有夏天的一年,讓食物的問題雪上加霜。這激發德萊斯發揮自身的發明精神,利用當代已發展或是出現的技術,融合自身的經驗,而在1817年創作出現代自行車雛型的跑步機。
這或許是比較中庸的論述。
心理學有一個名詞或是狀態叫做心流(flow)[8],這是由心理學教授米哈里·契克森(Csikszentmihalyi)教授所提出的。心流(flow)是一種個人全神貫注於某種活動上的心理的狀態,特別是指要以高度自己熟悉技能,完成相當程度任務時,心理所得到那種飄飄然的喜悅狀態。若只是簡單的任務或是活動,是不會有這種感覺。相信德萊斯在發想跑步機的過程中,應當不時會體驗到心流的感覺。自己在探索德萊斯的心路歷程中,也有心流的感覺。

參考資料
  1. International Cycling History Conferen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ternational_Cycling_History_Conference, 存取日期 7/24/2020
  2. Karl Drai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arl_Drais, 存取日期 7/24/2020
  3. Wilson, David Gordon, and Theodor Schmidt. Bicycling science. MIT press, 2020.
  4. Hans-Erhard Lessing, https://de.wikipedia.org/wiki/Hans-Erhard_Lessing, 存取日期 7/24/2020
  5. Victoria Hazae, 200 years since the father of the bicycle Baron Karl von Drais invented the 'running machine', Cycling UK, 2/28/2017, https://www.cyclinguk.org/cycle/draisienne-1817-2017-200-years-cycling-innovation-design, 存取日期 7/24/2020
  6. Lloyd Alter, How the Eruption of Mount Tambora 200 Years Ago Led to the Invention of the Bicycle, Treehugger, 10/11/2018,  https://www.treehugger.com/how-eruption-mount-tambora-years-ago-led-invention-bicycle-4855936, 存取日期 7/24/2020
  7. Jost Pietsch, Karl von Drais and his „Eureka!“ on ice, 28th International Cycling History Conference, 5/30/2017, Mannheim, http://fahrrad-history.de/karl-von-drais/karl-von-drais-and-his-eureka-on-ice/,存取日期 7/24/2020
  8. Nakamura, Jeanne, and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Flow theory and research."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2009): 195-206.


2020年7月14日 星期二

探索自行車文化的內涵


什麼是自行車文化?跟日常生活有何關係?
文化是常民生活型態,自行車文化就是自行車融入常民生活的樣貌與過程。

自行車的出現在人類史上有何意義?
自行車出現之前,人類主要的交通工具馬車依靠獸力。
自行車出現之後,出現的主要交通工具汽機車依靠燃料。
逐漸普級的電動車輛依靠電力,而電力主要來自石化燃料,水力,太陽能與風力。
自行車的出現,代表人類向擺脫束縛邁進一步,擺脫對如獸力與其他能源的依賴,朝自食其力前進。
Gogoro創辦人陸學森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提到,他發展電動機車,電動自行車以及其他的案子,都是圍繞在改變能源使用方式[1]。
自行車則不受能源的限制,因為能源來自騎車者本身。
甚至現代人經常花錢將這些能源消耗掉,那為什麼不使用騎自行車消耗這些能源,也省去其他能源的消耗,例如化石燃料?
所以自行車沒有能源危機問題,自行車的能源危機就是人類本身生存或滅亡的危機。
簡言之,自行車的文化可說是人類自食其力的演進過程。
延續15~17世紀探險家探索地球未知領域的大航海時代,對未知科學與技術狂熱探索的十九世紀,也引領自行車進入大航海時代,探索它的無限可能性。
動盪衝突妥協與爆發交融的二十世紀,自行車融入常民生活,成為最普遍使用代步工具。
多元覺醒與萬物共生的二十一世紀,自行車成為包容友善與覺醒的象徵,以及如陸學森所言對於能源的重新思考。
自行車出現後的這200餘年間,地球產生了相當劇烈的變化。 這有很大一部分源自於這期間人口迅速增加。
自行車誕生前夕的18世紀末,人口不到10億。即使到現代自行車樣貌都完備的佩德森自行車出現的19世紀末,人口不過17億,這百年間人口增加約10億。
二十世紀的前半世紀,受到人類兩次互相毀滅的戰爭影響,1950年的人口約25億,這半世紀中,人口增加持平的8億。
二十世紀的後半世紀,戰後嬰兒潮加上人類對前半世紀生靈塗的覺醒,導致人口爆炸性的增長,世紀末人口達到前所未有的 61億,這半世紀增加近36億人口。龐大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加上逐漸安逸富足的生活型態,加重地球本身,以及包含人類在內的所有生物的生存壓力與危機。
如今二十一世紀只過了1/5,人口又增加15億現在達 75億,根據預估本世紀末將達100億。
人口過剩的問題一直是持續受到關注,從馬爾薩斯的人口極限論開始,一路以來都是有相關的說法與看法不斷的出現。二十世紀中期"成長的極限"是另一個里程碑,但是最終這兩個論述都沒有成真,人口還是持續不斷的成長,也沒有發生飢荒和者是糧食不夠的問題,那是否人口不斷的成長下去,這些問題一樣都可以迎刃而解呢?
事情沒有絕對的對或者是錯,也有一些團體或者是個人在推動以及鼓吹,減少人口的極端做法。最極端的作法是自我毀滅,比較和緩的做法是不要懷孕,不要有下一代讓人口自然凋零。不論如何這些都只是給小數的一群人,對於抑制人口的成長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幫助。
人類就目前的現況看起來,會發生像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那麼多人口消失的機會也不大,因為即便有這樣子的趨勢出現,在初期就被抑制了,所以現在人口要減緩成長,甚至逐漸降低的方法,除了人類自覺以外,已經沒有天敵或者其他的物種,可以辦得到。
唯一比較有可能的就是相類似這一次造成肺炎的冠狀病毒,若有一天有超級無敵的病毒出現,讓人類無法很有效的予以圍堵,而造成大量的人口滅絕,或許是一個比較有可能性。
有人臆測這一次冠狀病毒的來源,是實驗室流出來的,是人造的病毒。這樣子的說法應該不是空穴來風,甚至也有電影模擬這樣子的情境來拍攝。
Inferno海報[6]
Inferno海報[2]
影評通常將之歸類為驚悚影片的"地獄(Inferno)",是由湯姆漢克主演,改編自與達文西密碼同一作者的作品,是自己很喜歡的一部電影。
故事情節懸疑驚悚,類似達文西密碼的情節,也是由湯姆漢克所飾演的大學教授,透過各種線索進行一連串的推演,最後終於水落石出,化解人類的危機。
我很喜歡這部電影的另一個意涵,他的另一個層面是探討當人口危機到一個程度時,有能力也很激進的人,可能會使用很極端的手法解決,觀眾的看法如何?
甚麼危機呢?這部電影的壞人是一位天才科學家,發明一種足以殺死全世界一半人的病毒,這個病毒就是要透過湯姆漢克主演之教授英雄的解謎,讓它最後可以引爆擴散,然後讓世界一半人死亡,另一半人可以存活。故事的結尾當然是飾演英雄的湯姆漢克,拯救了全世界。
面對人口邁向百億,且有無限可能性與挑戰的未來,撇開前面關於人口問題的各種預測與解方,人們與自行車關係演化所形成的新文化,如何適切的讓人類邁向更永續的未來,以減緩這個趨勢所造成的衝擊,或許是自行車文化探索館可以著力之處。
文化探索館在個人廳後半部分,與城市廳的內容,恰好提供解決這個橫亙在眼前的巨大壓力的契機。
在動感劇院影片的後半段也可以融入適當的內容,這也與"探索"相呼應。

參考資料
  1. 黃靖萱。Gogoro發表電動自行車》陸學森:我賣的不是車,是「智慧輪子」。商業週刊。7/2/2020。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business/blog/3003003
  2.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f/f1/Inferno_2016_Poster.jpg

自行車文化探索館外觀聯想

中部科學園區台中基地的東大路與中科路交叉路口,近期出現一高一低極富現代感的兩棟建築物,較高的建築物是世界知名自行車製造商捷安特的新總部,旁邊較低的建築物則是剛於7月2日開幕的自行車文化探索館。


轉動自行車向前行的輪子,大約6千年前出現後就如同他的形狀所展現,不停的引領人類往前進。而輪子的圓形,與為克服空氣阻力而出現的弧形,恰好與自行車文化探索館的外型相呼應。
 宇宙間的星球,基本上圓形是主要的形狀。一般人的認知,圓形也代表著和諧與圓滿。雖然不知道當時建築師或者是設計團隊,是以什麼樣的理念來打造這一個建築物,就事後諸葛的角度來看,圓弧形除了與前面所敘述跟自行車的外型與構造呼應之外,也代表著探索自行車文化所要依循的路徑,是一個和諧圓融的方向。
這個外觀,讓我想起三個跟它外型有關的事物。
首先是被稱為"上帝的建築師"的西班牙建築大師安東尼高第。他曾經說過:直線屬於人類,曲線屬於上帝。如同維基百科上,很貼切的形容高第所設計之建築作品的特色:他的作品大多採用充滿生命力的曲線與有機型態的構件,幾乎找不到直線。也連帶想到2018花博花舞館的外型。
安東尼高地作品:米拉之家[1]

2018台中花博 花舞館外觀
第二個讓我想起iRobot的Roomba機器人。 前往探索館參加開幕活動途中,跟同車親友談到探索館的外觀時直覺得說出Roomba 一詞,意思就是他的外型有點像。

Roomba [2]

第三個讓我想起的東西是中華鱟,雖然鱟有一根長長的尾巴,不過前端的形狀跟探索館的正面很神似。
鱟示意圖[3]

鱟[4]
高第,Roomba,與鱟三者有何關聯與共通性?
老實說好像沒有,至於個別跟自行車文化探索館的關係,似乎有著墨的空間。
最早出現時間可以回溯到4億年前的鱟,被稱為活化石。全世界各處仍可發現其蹤跡,而且仍是某些人們的盤中飧。
有學者嘗試將現在稱為人類世,若要讓人類世可以長久,象徵人類反省與自力更生的自行車必定持續為人類代步的要角,而且有機會成為人類世的主要代表之一。這意味自行車將如同鱟一樣一直存這個星球。
安東尼高第跟自行車淵源最深。他大約跟震骨車同時間誕生,在安全自行車出現的年代,著手代表作品"聖家堂"的設計。
聖家堂[5]
而UCI三大賽事之一的環西班牙比賽,則是在他逝世十年後開始。
Roomba則標示人類對於工藝駕馭的另一個層次。
如今廣為人熟知,也確實帶給人類許多便利的AI人工智慧,雖然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出現,但是真正普級並走入日常生活,不過是最近幾年的光景。Roomba大概是AI最早走入人群,融入家庭的代表之一。而探索館內處處可以見到智慧科技的呈現。
所以探索館與Roomba有類似的外型,也都有智慧科技的內涵。
見微知着,由自行車文化探索館的外觀所呈現的意涵,就可感受與預期,對自行車文化所要傳達張力的內在。

參考資料

  1.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0/Casa_mila_ag1.jpg/1280px-Casa_mila_ag1.jpg
  2. https://www.irobot.com.tw/-/media/images/features/navigation/roomba/s9_s9-_photo_studio_frontstanding_hero_desktop_550x550.ashx?h=300&la=zh-TW&mh=300&mw=300&w=300&lm=0&hash=D12A76A777EDD6C3CFCE2D6792E52211
  3.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7/7c/Horseshoe_crab_eyes.jpg
  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orseshoe_crab#/media/File:Limulus_polyphemus.jpg
  5.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2/26/%CE%A3%CE%B1%CE%B3%CF%81%CE%AC%CE%B4%CE%B1_%CE%A6%CE%B1%CE%BC%CE%AF%CE%BB%CE%B9%CE%B1_294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