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中圖書館豐原分館的樂齡館,我與兩隻可愛的泰迪熊有了一段奇妙的邂逅。初次見面,它們倆安穩地坐在大廳旁的沙發與吊椅上,彷彿是兩位盡職的門神,溫暖地迎接每一位入館的讀者。它們憨厚的笑容與軟萌的身影,讓圖書館增添了一份童趣與溫馨。
郁林園隨筆
2025年9月14日 星期日
圖書館裡的熊熊故事
未來的純白,歲月的溫潤,在書櫃之間讀懂時光
昨天清晨花了不到一個小時,快速走讀綠美圖幾乎每一個角落。今天來到豐原分館時,因著昨天的走讀啟發,心中浮現了不同的感受。於是仔細觀察館內的每一個角落,甚至刻意模仿昨天在綠美圖書架前取景的角度,在豐原分館內拍下類似的照片,作為今天的早安貼圖素材,並寫下一句話:「歲月的痕跡,智慧的累積。」
2025年9月12日 星期五
大甲溪畔的西瓜田,兩代生命的對話
2025年9月11日 星期四
光影舞共善
漫步於建築戶外的一隅,剎那間一幅令人驚豔的畫面猝不及防地映入眼簾,初升的朝陽,透過共善樓精巧的格柵結構,在鋪磚地面上投射出清晰而變幻的光影圖案。這片隨著時間流轉、稍縱即逝的動態藝術,令我腦海中立刻浮現另一位以「光影舞建築」聞名於世的日本大師安藤忠雄。
恰巧天下雜誌近期刊載了安藤忠雄來台期間的專訪,文中提及,這位歷經癌魔考驗,摘除了五個器官的生命鬥士,卻依然維持著嚴謹規律的生活,對世界抱持著無盡的好奇心,並以超乎常人的意志力,持續奔走於他所鍾愛的光影與混凝土之間,用建築的語言詮釋生命的韌性。
此刻凝視著共善樓前這片光影交織的地面,心中油然升起一股對大自然的敬畏。原本靜止的3D建築,在陽光的巧妙介入下,彷彿被賦予了生命與時間的刻度,蛻變成一場壯闊的4D動態藝術。這宇宙間無聲的律動,以如此詩意且震撼的方式呈現在眼前,怎能不教人為之嘆為觀止?建築與光影的對話,不僅僅是視覺上的饗宴,更是觸動心靈深處的哲學啟示。
下方為給予Google Gemini若干背景資料陳述後,所解讀的內容,與自己的想法契合,分享於後:
2025年9月7日 星期日
熊不見了
![]() |
114/08/31景象 |
![]() |
114/09/07景象 |
2025年9月4日 星期四
晨光中的重生:七星園區的輪迴之詩
2025年9月2日 星期二
對的時間做對的事
夏末台中大甲溪畔埤頭里的一處橘園內,一朵在綠意盎然中孤獨綻放的淡粉色桃花,細長的花瓣輕柔地舒展,花蕊清晰可見,儘管季節不對依然努力地在枝頭綻放。然而花期不對便是徒勞,無法結出果實,即便結果也無法成熟。
這朵在錯誤季節盛開的桃花,恰如人生的寫照。我們總是在追求目標,努力工作、經營關係、實現夢想,但若時機不對,所有的付出可能都將化為徒勞。有時我們以為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卻忽略了外在環境與內在條件的配合。就像這朵夏末的桃花,縱使擁有盛開的美麗,卻無法違背大自然的規律。
人生的節奏也是如此,有播種的季節,也有收穫的時刻。年輕時應該努力學習探索世界,為未來積累知識與經驗;中年時應當專注於事業與家庭,為生活打下穩固的基礎;老年時則可以享受過去的成果,並將智慧傳承下去。每一個階段都有它獨特的意義與任務,唯有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才能讓人生之樹結出甜美的果實。
因此與其在錯誤的時機堅持,不如學會等待與調整。這朵桃花的美麗,提醒我們欣賞過程中的努力,但它的徒勞更警示我們,真正的智慧在於能夠辨識時機,選擇最恰當的方式前行。這不僅是對自然規律的尊重,更是對自己人生的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