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政院主計處甫完成的調查顯示,國內具博碩士學歷者即將超過100萬人,這真是一個恐怖的數字。台灣大量開放研究所是在1990年左右。記得念碩士期間,當時若是承諾取得碩士學歷後,願意到專科學校教兩年書,就算完成任務,則在學期間每個月可以領大約18000元獎金。在那個年代念國立大學碩博士,每個學期只需繳交幾十元的學生平安保險費,其餘學雜費全免。另外教育部每個月給5000元獎學金,再加上擔任教授研究助理每個月也會有大約5000元,合計就是10000元。換言之,當時念研究所,不僅完全免費,每個月至少還有5000元的收入。現在的研究生真是不可同日而語。原因無他,當時研究生少所以各個都是寶。後來大量開放碩博士名額,人多了所有福利都縮水或沒了。尤其是近幾年卓越計畫,每年給予研究型大學龐大經費,聘任眾多教職人員,也大量擴充研究生名額。別的不說,就我自己所知道的交大某一電資熱門科系,博士班考試竟然要經過多次備取遞補才可以錄取到所核定名額。國立大學還有備取生可以遞補,算是幸運了。自己服務學校的研究所,報名人數根本就少於錄取人數,青吃都不夠了,哪還能曬乾。
研究所本來就不是所有的人都應該要念的,而是對於研究有興趣的學生,才值得再繼續深造。現在很多學生是為了將來可以找到事少錢多的工作,或是延緩進入職場的時間,甚至有些是看了別人念也跟著念。正常碩士2年博士4年,合計大學畢業後,到取得博士學位至少需要六年,所以進入職場時至少是30歲。若是並非真的有志於研究工作,若能早六年進入職場,日後的成就不見得會比取得博士學位差。而且現在進修管道那麼多,若於職場工作一段時間,真覺得需要再進修充電,哪怕沒有地方進修。
總之這則新聞的出現是好事,讓大家知道現況,也可以惦惦自己是否真的要念研究所,免得不小心就會變成流浪博士之一,尤其博士最主要的吸納管道:學校,面臨105年起少子化的衝擊,不僅新科博士難謀得教職,需多已經取得教職者,恐怕都要加入流浪教授行列,而且為數可能不少喔。
總之這則新聞的出現是好事,讓大家知道現況,也可以惦惦自己是否真的要念研究所,免得不小心就會變成流浪博士之一,尤其博士最主要的吸納管道:學校,面臨105年起少子化的衝擊,不僅新科博士難謀得教職,需多已經取得教職者,恐怕都要加入流浪教授行列,而且為數可能不少喔。
參考資料
于國欽,台灣博碩士破百萬人,中時電子報,2012年7月30日,http://tw.news.yahoo.com/台灣博碩士破百萬人-213000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