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0日 星期四

電動輔助版Youbike 2.0E

 跟家人到嘉義公園與植物園休憩。入園之前先在附近知名火雞肉飯店吃特色小吃,遇到路上奔馳而過的Youbike2.0,知曉嘉義有公共自行車,且Youbike2.0車身顏色與台中相同為白黃車身。本想拍下車子身影,手腳太慢作罷!

沒想到進入公園沒多久,遇到兩位騎自行車的年輕人迎面而來,很熟悉的身影但陌生的顏色,還好車身Youbike的符號確認自己的判斷,但為何顏色與車身有稍微差異?特別是後擋泥板的顏色為深橘色且為方形非原先的圓弧形?本想趨前詢問,無奈腳程比不上車程再度作罷!

2021年12月26日 星期日

大雅小麥田第一次紀錄 稻田無縫變成小麥田

 潭雅神綠園道大雅段旁,原本是種稻子的農田,收割後稻根殘株仍在,不久周邊冒出一大片小苗,不明就裡者會以為這是雜草,其實是稻子收割後立即播種並發芽的小麥苗。








2021年12月8日 星期三

大甲溪酋長岩

 

后豐自行車道跨越大甲溪的花樑鋼橋下方,有一類似酋長側面的石塊煞是有趣。




2021年11月8日 星期一

白臼小苗遇難記

 受天氣影響今天到清風嶺活動的人似乎少一些,最高興的是沒有聽到淒涼的嘶吼聲,光這兩點就令人神清氣爽。

一號步道沒有特別的觀察,單純的活動筋骨,好漢坡前沒有前兩週的耍猴戲場景。還是幫麻花捲相思樹留下身影。
二號步道有剛被修剪邊坡植被的痕跡,而且應該是近兩天動手的。

2021年11月1日 星期一

像山一樣思考的郊山行

 上週六早上起床發現右腳股外側肌痛到幾乎無法上下樓梯,趕緊用按摩設備處置,結果讓情況更惡化,此時應該是讓它休息緩和而非刺激它。選對方法兩天後的同一時間上下樓梯只感覺稍微不舒服,算是大幅改善,對於蟄伏兩天後再次出門踏青影響不大。

清風嶺三條步道都是階梯,對於剛剛恢復元氣的大腿似乎不太適合,本想走產業道路但心繫上週發現正在開花的榔榆,而它正位於前往步道的路途,因此還是按照往常的習慣前往。

2021年10月29日 星期五

2021年10月28日 星期四

豐原南坑聆聽水聲賞生態

 一早雲層很厚,看起來不是很好的走跳天。由豐原一路往崑山騎行過程中,不知是否因為昨晚睡得不是很安穩,或腳踏車胎壓不足,或體力下降,總之有力有未逮之感。

去程是上坡,只快速掃描心目中的生態熱點不做觀察與紀錄,回程再仔細觀察。
還好一口氣上達崑山頂,剛好太陽突破雲層,給予一個大大的擁抱,當然不能錯過跟它同框的機會。

2021年10月25日 星期一

柯南style清風嶺行

週末蟄伏兩天的滾石,週一按照慣例前往清風嶺步道走跳,回程不採取以往直接回到位於北坑巷的停車處,而是取道天山大佛寺經由中坑,這是受到在一號步道末端看到的一個事件而引發的念頭。他認為今天的活動很柯南。

一號步道原本可以串聯二、三號步道構成O形縱走。不過去年地主將部分路段封閉後,就只能原路往返。

剛被封閉不久,曾有善心人士在步道入口處標示此路被封閉的訊息,一段時間後這個告示牌就自然脫落。

每次來此步道,幾乎都會遇到零星幾個人,猜想有些人應該跟自己一樣,知道必須折返但仍然來此活動,無非是要享受清靜的郊野活動。

少數人可能不知道被封閉,而在中途被迫折返。活動的目的不在於路徑如何,而在於過程中的享受所以應該也不會有怨言。

今天來此活動,發現最後一段約140階的好漢陡坡起點處,被人用幾根樹枝圍住,表示不宜前行。


2021年10月18日 星期一

郊外走讀雜思

 氣象預報今天北台灣清晨溫度下探20度,中部地方也感受到東北季風的威力,至少讓自己起床時已經是平日出門的時間,而抵達步道停車處時接近平日回程時間。

前些日子週一清晨似乎延續假日人聲鼎沸的聲勢,也是頗多的健行者。在這種地方不喜歡自己以前用的登山名詞,近來喜歡用健行。今天人似乎比較少,更精準說應該是隨著疫情放寬而減少。估計應該是解封了,有比較多地方可以去。


2021年10月14日 星期四

抓非洲大蝸牛送彩券

 無國界的時代不僅是針對人類,也針對地球上其他物種。

原本還認為蝸牛很可愛,甚至拍攝它們交配過程的滾石,為了要將這個短片發佈到臉書,查詢了相關資料,才驚覺它們對於植物的嚴重危害,甚至被認為是世界上入侵最嚴重的物種之一。也終於知道院子某些植物的嫩葉,三不五時會大量消失的原因。利用閒暇時光經營菜園的妹婿,剛好也跟他抱怨非洲大鍋牛對於蔬菜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