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IamExpat網站[1]所提供的資料,荷蘭有超過2千5百萬台自行車,每年新出售的自行車數量也高達120萬輛,稱之為自行車天堂名符其實[2]。
至於台灣的現況是如何?交通部每8年進行一次自行車使用狀況,依據2018年的資料顯示,台灣地區包含電動自行車與電動輔助自行車在內的自行車數量,推估為1,075萬輛,這個數字不包含公共自行車數量[3]。荷蘭人口約為1730萬,擁有2500萬部自行車。台灣人口約為2350萬,擁有1075萬部自行車,顯然就自行車普及率來說,台灣還有很大的空間。
依據IamExpat網站[1]所提供的資料,荷蘭有超過2千5百萬台自行車,每年新出售的自行車數量也高達120萬輛,稱之為自行車天堂名符其實[2]。
至於台灣的現況是如何?交通部每8年進行一次自行車使用狀況,依據2018年的資料顯示,台灣地區包含電動自行車與電動輔助自行車在內的自行車數量,推估為1,075萬輛,這個數字不包含公共自行車數量[3]。荷蘭人口約為1730萬,擁有2500萬部自行車。台灣人口約為2350萬,擁有1075萬部自行車,顯然就自行車普及率來說,台灣還有很大的空間。
人生在世最重要者莫過於「快樂」,快快樂樂地過日子。
今天參加CCM正式志工授證,順道過來觀察糾纏不清的相思樹。
中科台中園區中科路與西平北巷交叉口的空地,種植一些相思樹。部分為台灣原生種的相思樹部分為耳莢相思樹。
兩者都是豆科(Fabaceae)相思樹屬(Acacia)的植物,成長型態類似,只有出生時的葉子是真葉,之後的葉子全是真葉退化後,由葉柄演化而來呈現鐮刀狀的假葉。
兩者最顯著的外觀差異如下:
耳莢相思樹的樹皮呈現褐色,具縱裂紋
今天到自行車文化探索館參加特殊志工訓練,時間跟平常執勤的時間相同。
跟平常一樣採取BBW的通勤方式,騎腳踏車-搭公車-騎腳踏車到探索館參加訓練。
今天的生態觀察點是中科路,管理局到通山公園附近。一開始只是要度過腳踏車的15分鐘限制,卻被臺灣海桐的身影吸引,乾脆就在這個區域觀察。
在Youtube聽自己喜歡的老歌時,突然想到影片中的歌星,譬如正在收看林慧萍的情難枕這首歌[1],想到有人幫她掌鏡,剪輯影片,並且上傳到公共影音平台,讓如我等喜歡聽這位歌星唱這首歌的人,可以隨時欣賞,真是嘉惠大眾。
著作大綱
被譽為「國家公園之父」的約翰繆爾,於1911年出版的「My First Summer in the Sierra」一書[1],將他於1869年6月3日,到同年9月22日止,超過100天的時間,陪同被他稱為「唐吉科德」的戴藍尼先生,一路加州中央河谷,趕著一群超過二千頭羊,往內華達山脈碧綠草原放牧,過程中所觀察到山川景物與生態的紀錄。
荒野保護協會台中分會,2020年9月12日於大甲松柏漁港南岸的西勢海堤,舉行淨灘活動。今年的主題是:愛海無距:誰是「沙」害者,焦點為:赤腳走在沙灘上的安全等級。
今年是第二次參與淨灘活動,工作內容為空拍淨灘過程中的影像。
白環鸚嘴鵯具有黑色頭部,深橄欖綠色羽色,頭部為黑色,前頸部白色頸圈。常棲息於淺山和丘陵的森林的樹梢或是電線上。
夏末清晨三隻並排停在樹梢的白環鸚嘴鵯,嬉戲之餘仍然對於周圍的動靜,做出機警的反應。
往返住家與自行車文化探索館途中,到處都有可以短暫觀察生態的點。
神岡圳前仁愛公園有Ubike站場,是一個適合的地點。
這裡原是空軍退休官兵宿舍。其中的三處宿舍與綜合活動中心,因為建築物老舊損壞,故於103年轉供台中市政府開發為公園使用。
MaaS一詞在2015年智慧運輸系統年會之後,開始逐漸廣為人知,MaaS聯盟也在稍後成立。
這是一種伴隨資通訊科技進步,共享經濟的興起,以及全球對於資源使用的改變與對於地球永續的覺醒,而出現的一種新的移動或交通服務型態。
8月初欲在誠品網路書店購買樹的智慧一書,為了湊足免運費的金額,加購了一本特價的徒步中國[1]。
這一本書先前就聽過,但是沒有很刻意的去了解以及購買。
購買樹的智慧過程中,看到了這一本特價書。先看了作者雷克在YouTube上面的簡短敘述,發覺他的中文很溜,看起來也很風趣。又看了這本書的頁次有四百多頁,特價之後只有兩百多元,二話不說買了。
今天(109/8/22)又是到自行車文化探索館執勤的日子,按照慣例先到周邊拜訪生態界的朋友。
中科管理局前方水池旁一隻白色的鴨子,看到我接近,竟然主動靠過來,看它的眼神是在討東西吃。顯然在此活動的人餵習慣了。剛吃完早餐,剩下一點麵包屑,它也吃得津津有味。不過它還算識相,最後還是乖乖的回去吃旁邊的蔓花生花朵。
剛剛進入農曆七月,俗話說"七月半鴨子不知死活",顯然它沒聽過這句話!
到自行車文化探索館值勤前後,也騎UBike到附近做生態觀察。
沒想到卻是禍不單行,先是掉了悠遊卡,稍後連皮夾也掉了。早上掉了皮夾還渾然不知,傍晚才知道掉了,幸好晚上就得知身在何處。
被稱為台中迎賓河的筏子溪,是由兩條灌溉溝渠在大雅橫山附近合而為一之後,始稱為筏子溪。
3D列印 | 射出成型 | |
發展年代 | 大約1980年代出現 | 大小輪骨董車出現的隔年1872年,核准射出成型第一個專利 |
原料型態 | 線狀 | 顆粒狀聚合物 |
生產型態 | 適合客製化生產 | 適合大量生產 |
抗拉強度 | 略差 | 優 |
剛性 | 優 | 略差 |
壓縮性 | 相同 | 相同 |
大小輪骨董車(Penny Farthing) | 美國星級自行車(American Star) | |
首次出現年度 | 1871 ,發明者James Starley[1] | 1880, 發明者G. W. Pressey[2] 整個自行車發展過程中,唯一在美國開發的自行車 |
國別 | 英國 | 美國 |
前後輪構造 | 大輪子是前輪 | 大輪子是後輪 |
傳動機構 | 踏板加上曲柄 | 槓桿加上皮帶 |
騎乘與身高的關係 | 大輪徑大小需要屈就騎車者的身高,特別是大人與小孩 | 大輪子的輪徑不需調整,直接調整槓桿上的位置,就可以適合不同身高的騎車者 |
騎車方式 | 循環式的踩踏,從自行車的側面觀看,以順時鐘的方向循環踩踏,直接帶動輪子轉動,就是一般慣用的騎車方式 | 不是使用曲柄與踏板,使用類似槓桿的踏板,配合輪軸上的棘輪,順時鐘踩踏時,可以透過連接在槓桿與輪軸上的皮帶,將動力傳達感後輪。 踩踏到定點後,棘輪上的彈簧可以讓槓桿復歸到原來的位置,這個返回的動作因為棘輪的緣故,不會干擾輪子的轉動。不過彈簧的力量只足夠讓槓桿回到原來的位置,卻不足以也將騎車者的腳一併復歸,所以騎車者在彈簧讓槓桿復歸的過程中,通常需要將腳稍微抬起,以免干涉復歸的動作。若長久騎車,會讓腳部感覺疲勞。 不是慣用的方式 |
剎車 | 原始設計沒有剎車裝置。可能的原因如下: 1)因為騎車者坐在前輪上,剎車直接作用在前輪最方便。剎車時前輪會被制動,但是後輪尚在轉動,可會有翻車風險。若是將剎車作用在後輪上,機構可能會很複雜,而且制動力可能會不足。 2)因為後傾角(Caster angle)很小,車子比較難操控,若在停車時其中一隻手還要分心去剎車,可能會讓車子更難操控。 3)當時路上交通不如當今這麼繁忙,而且車速也ˇ不快,所以就直接將踏板往後採來做剎車。 | 有剎車機構,作用在後輪的輪胎上。 |
平穩性 | 因為後傾角(Caster angle)很小,車子比較難操控,容易摔倒。 | 騎士坐在後輪上方,操控機構也位於附近,而驅動輪位於前輪,所以操控軸跟前輪與地面之接觸點之間,有一個很大的後傾角,增加騎車時的穩定性,這也是星級自行車最大的訴求。 |
普級性 | 很普級 | 比較不普級 |
現在的情況 | 仍有一批忠實的愛好者,仍在使用這款車子 | 鮮少看到 |
德萊斯[2] |
Laufmaschine[2] |
安東尼高地作品:米拉之家[1] |
2018台中花博 花舞館外觀 |
鱟示意圖[3] |
鱟[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