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7日 星期二

海線火車站:日南火車站

探訪日期:2017/3/7
日南站是位於大甲區太白里。一直以為台中市與苗栗縣以大安溪為界,沒想到大甲區有這麼一個鼻屎大的區域位於苗栗縣境內。這個車站只有停區間車,但是看起來頗具規模,有大站的架式。或許剛好為下班放學的時刻,所以乘客蠻多的。



站區內有扶輪社捐贈的特色椅子。

由車站步行幾步路就到台一線上,看來這裡還算熱鬧。日南站現在是台中市的市定古蹟。
一出車站之後立刻左轉,可以沿着鐵路旁步行,可以看到一些說明看板。
然後經由地下通道前往位於車站後方的九張犁庄休閒步道。沿路可以看到綠油油的稻田與芋頭田,顯見這裡跟相鄰的苑裡都是稻米產區。這裡的灌溉用水是取自大安溪北側,主要的水圳有九張犁圳跟日南圳。
整個區域走一圈大約花了40分鐘的時間。





海線火車站:新埔火車站

新埔車站位於通霄鎮新埔里,是一個有人看守且有設售票亭的車站,不過只有停區間車。



新埔站周圍比較知名的景點有通霄台鹽精鹽廠以及秋茂園。在年輕的時候秋茂園是海線知名的景點,印象中應該來了不只一次,依據資料顯示秋茂園是65年開幕,是由旅日的黃秋茂博士為感念母恩而興建的私人庭園。因為緊鄰海邊所以種植的都是生命力較強的植物,例如榕樹,裡面也有很多雕塑品。

不知道是因為非假日沒有遊客,加上天氣寒冷陰雨,在園區裡面有一種不太舒服的感覺。看了門口的看板提到這裡也較友愛陵園,而且幾座建築物看起來似乎跟這個有關連。加上這個園區是不收費,又有一個看起來還蠻像樣的管理室,所以八九不離十,應該是轉型為服務另一個世界的人。


新埔火車站步行約百公尺就是海邊,可以看到通霄火力方電廠,旁邊還豎立好幾個風力發電機,摸拉兼洗褲,發電應該是其次,主要應該是要平衡大家對火力發電廠的負面印象。這裡還有一個小漁港,不過東北季風時期是沒有出海的。


車站旁邊有一個新埔國小,顯見這裡曾經應該是有一定的人口,不過逛了一圈,跟大多數偏鄉一樣,面臨人口流失的問題。這裡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是很多家戶的春聯都很大,而且好像都是自己寫的,這讓我想起住家附近一家新落成的大宅,在牌樓外貼一對很大的春聯的景象,搞不好他們及此是這裡人,只是依循習慣罷了。

新埔的居民若是要到近在眼前的台一線省道,因為鐵路阻隔,必須要繞一大段路,很不方便。在某一個之前應該可以讓人跨越鐵軌的簡易通道,有可能是曾經出過事,或者是現在列車速度比較快,比較危險,所以樹立一個禁止通行的看板也標明罰鍰金額,但是看來這裡應該還是周遭民來往鐵軌兩側的主要通道。豎立看板只是在畫清責任歸屬,不過話說回來,在通道北側不遠處有一個彎道,若是老人家或是行動不是那麼俐落者,還是有一定的風險。

海線火車站:大山火車站

探訪日期:2017/3/
大山車站位於後龍鎮大山里,是一個有人看守也有售票亭的車站,比想像中來的有規模。
在大山火車站想到服務時的政戰士林大山,將近30年未見不知是否一切安好。
大山里生活機能還不錯,有雜貨店、7-11、機車行、建材行、飲食店等。7-11所在的苗九線龍文路,車流還蠻大的。




車站前面的路稱為明山路,由136巷進入,看到榕樹與木麻黃攪和在一起的有趣景象,木麻黃很高大,榕樹比較小,照常理判斷應該是榕樹來和木麻黃的。兩者都是很堅忍的樹種,最後不知鹿死誰手,若是要我猜測的話,榕樹的贏面應該比較大。


2017年2月21日 星期二

海線火車站:龍港火車站

探訪日期:2017/2/21
龍港火車站附近有比較多的住家,而且看起來有漁港的風味。果然離開火車站不久,就步行到海邊,而且好像有一個小的港口,或許龍港就是因此得名。






附近的海邊佈滿了風力發電機,強勁的海風透露出理由。

龍港火車站位於後龍鎮龍津里,為一個沒人看守的車站,建築物屬於鋼筋水泥,所以比談文堅固。


看了火車站旁邊的自行車的解說,由銅鑼的桐花公園騎車到這裡的里程為18公里。
若有機會信步走到旁邊漁港的潮間帶,有機會可以看到招潮蟹會利用退潮時機,跑出來活動筋骨。這些招潮蟹以很滑稽的姿勢揮動大螯,非常有趣。


艷陽高照微風徐徐下,坐在這裡欣賞這個特殊景象,真是人生一大樂事。這裡不若高美濕地有名,但是有一股寧靜之美。
漲潮

退潮

漁民會利用退潮時機,在撿拾牡蠣之類的海產,也是一幅和諧的景致。這才是海線最迷人的風景。



海線火車站:談文火車站

探訪日期:2017/2/21
談文火車站是海線最本端的車站,位於台一線旁,行政區域屬於造橋鄉談文里。
談文火車站是在1922/10/11啟用,日治時期稱為淡文湖驛,民國43年改為談文火車站。
談文火車站目前沒有任何站務人員,整個站房損壞嚴重,拉起了警戒線。







2017年2月5日 星期日

富貴竹開花

生命力超強的富貴竹俗稱「萬年青」,種了多年的富貴竹,第一次看到開花,有著淡淡的清香。






蘇鐵綺灰蝶

在豐原中正公園散步時巧遇台灣蝴蝶保育學會的會員正在進行假日賞蝶推廣活動,學會成員熱情邀請加入賞蝶活動。
在活動成員熱心講解之下,得知蝴蝶是完全變態的昆蟲,一生歷經卵、幼蟲、蛹、成蟲等四個階段。以往知道有毛毛蟲,蛹,跟蝴蝶,倒沒有想過有卵這個過程。
另外也得知,蝴蝶主要有蛺蝶科、灰蝶科、弄蝶科、鳳蝶科、粉蝶科等5種科,最常見的是蛺蝶科,這種蝴蝶的特點是看起來像是只有4條腿,其實是成蟲的前腳兩隻腳退化萎縮,還是有昆蟲的特徵六條腿。而維基百科尚有列出蜆蝶科及喜蝶科兩種。
因為有帶相機,恰好在公園的蘇鐵上,看到停泊在葉子上的蘇鐵綺灰蝶(Cycad yee gray butterfly),真是太棒了。


多數灰蝶科的蝴蝶後翅有類似眼狀般的尾狀突起,在停棲時會一直搓動,以迷惑攻擊的敵人,讓其誤以為這是頭部,而有機會逃過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