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8日 星期一

麥嘉縱走讀去

 許久之前跟登山嗜健客夥伴約定每個月活動一次,前幾年都無法達到這個目標,某方面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今年剛過兩個月,已經有兩次活動,好的開始繼續保持。

228連續假期前往內灣尖石週邊健行的行程,結果大出意料之外。原本以為是輕鬆休閒又熱鬧的行程,沒想到卻是花超過10個小時,沿途沒遇到半個登山客的不輕鬆行程。

2022年2月26日 星期六

大雅小麥田第六次紀錄

 前幾天連續下了4天的雨,自己所觀察的小麥田 有超過三分之一面積的小麥傾倒,但是其他地區的麥田大部分都沒有受到損害,這是什麼原因?是所觀察的小麥長得比較快,結穗比較早比較重,所以風一吹雨再踹一腳就容易傾倒,或是因為這個地方是風口,風力比較強的緣故,不得而知,紀錄就是紀錄忠實的將現況記錄下來。今天還是有斑文鳥在這裡覓食,用手捏一捏麥子可以感覺到熟成的硬度,過不了多久應該就會開始轉換成漂亮的熟成金黃色。






2022年2月25日 星期五

大甲溪賞水景觀目睹棗樹落難

 連續多天下雨,雨勢雖然不大但幾乎沒有間斷,累積起來仍是相當可觀的水量。早上決定到大甲溪走走,看看溪水變化情形。

比較安全方便的觀察點是后豐鐵馬道的花樑鋼橋。上游六座大小不一水庫的調節,溪水無法精準反映實際的集水量,但仍可作為參考。今天的水量確實比過去幾個月的冬季枯水期明顯增加許多,陽光不賞臉,清晨無法拍到好的畫面。溪水的顏色透露出上游顯著雨量的訊息。

2022年2月21日 星期一

寒流天賞水珠

 寒流發威創下入冬以來最低氣溫的日子,這波寒流伴隨綿綿細雨,讓體感溫度更低,窩在家中是最佳選擇。

平時是院子主角的花卉,在寒風細雨中不若好天氣時的意氣風發,身為配角的葉子與果實,在細雨下反而呈現一股靜謐幽情的韻味。

2022年2月17日 星期四

豐原中正公園後山趣聞

 豐原中正公園後山步道,可以沿著稜線輕鬆走O型縱走,不少人會走好幾次過穩,今天自己只走了兩次。


2022年2月12日 星期六

大雅小麥田第五次紀錄

 觀察四次的小麥,由草狀的小麥草,分蘗,長出穗包的孕穗,出穗,長出小花的揚花,來到開始膨大的灌漿期。

套用蘇軾的「春江水暖鴨先知」,今天在大雅小麥田看到的景象,可以對上「小麥灌漿文鳥知」,成群的斑文鳥開始享用大餐,不知麥農如何處理這些不速之客!


日月同行的快樂志工天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有付出定會有收穫。狀似無償付出的志工,卻得到倍增的回報,別的不說光來回的路途中,就處處有驚喜!

享受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的便利,不花一毛錢之下,無縫接軌的來回豐原與中科台中園區之間。

豬腳楠開花

 位於中科園區的自行車文化探索館,館外種植幾棵豬腳楠。它的本名是紅楠,據說花苞某個時刻像豬腳因此得名,不過從未親眼目睹。

午飯後到外頭散步,終於見到它的真面目,某些角度看起來很像。現在好戲正上場。

2022年2月11日 星期五

走蜈蚣崎步道觀國四豐勢交流道現況

 好一陣子沒探訪蜈蚣崎登山步道,因為自己喜歡的O型縱走會經過橘子園,前些日子為橘子成熟與採收期,擔心被誤為偷果賊或遇到主人。這會兒應該已經收穫完畢,今天(2/11)走了一趟O型縱走。

橘子內結實累累的橘子,果農不採收了嗎?很納悶!

這裡可以很清楚看到國道四號豐勢交流道的樣子,與搜尋網路所得到的資料比對,整個形狀跟計劃書的規劃吻合。

由計劃書[1]第4-77頁擷取圖4.1.10-4如下,可以看出大致的模樣。

豐勢交流道計畫 資料來源[1]

日本鳶尾盛開與縮時攝影

 院子種植的鳶尾科鳶尾屬日本鳶尾(Iris japonica Thunb.),一年比一年盛開。原本僅從公老坪郊區帶回一株,現在已經是子孫滿堂。春節前第一朵花開跑後,現正處於大鳴大放崎時期,每每拖累走出院子的腳步。